全球报告倡议标准 (GRI) 详解与应用指南

全球报告倡议标准 (GRI)

构建专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权威框架

开始使用指南

GRI标准概述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成立于1997年,由美国非政府组织环境责任经济联盟(CERES)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倡议成立。作为全球最权威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GRI标准旨在帮助企业通过报告其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1](@ref)。

GRI标准被公认为可持续发展报告领域的"最佳实践",截至2024年,全球有超过73%的大型企业和62个国家的142份政策引用GRI标准[1](@ref)。

核心价值

GRI标准通过提供全球通用语言,使企业能够全面、一致地传达其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的影响,展示其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2](@ref)。

GRI发展历程
  • 1997年

    由CERES和UNEP联合倡议成立[1](@ref)

  • 2000年

    发布第一代报告指南(G1)[1](@ref)

  • 2016年

    推出GRI Standards,取代G4指南[1](@ref)

  • 2021年

    发布新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1](@ref)

  • 2023年

    新增采矿业等更多行业标准[1](@ref)

73%
全球500强企业采用率
62
国家政策引用
40+
行业标准计划
31
议题专项标准

GRI标准架构体系

GRI标准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相互关联的多套标准组成,分为三个系列:通用标准行业标准议题标准[2](@ref)。

通用标准
所有组织必须遵循的基础要求
  • GRI 1: 基础 - 标准目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 GRI 2: 一般披露 - 组织概况、战略、治理等30项指标
  • GRI 3: 实质性议题 - 识别和报告实质性议题的指南
行业标准
针对特定行业的披露指引

行业标准列出对行业内多数组织可能具有实质性的议题以及相关披露项[1](@ref)。

已发布的行业标准:
  • GR11 油气行业 (2021)
  • GR12 煤炭行业 (2022)
  • GR13 农业、水产养殖及渔业 (2022)
  • GR14 采矿业 (2024)
议题标准
具体议题的详细披露要求

议题标准分为三大类,共31个专项议题[1](@ref):

经济议题
200系列
  • 经济绩效
  • 市场表现
  • 税务
环境议题
300系列
  • 能源
  • 水资源
  • 排放
社会议题
400系列
  • 雇佣
  • 职业健康
  • 客户隐私

GRI标准应用流程

应用通用标准
使用行业标准
选用议题标准
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

GRI标准实施指南

双重实质性原则

GRI强调"双重实质性"原则,即实质性议题是"体现报告组织重大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议题;或对利益相关方的评估和决策有实质影响的议题"[1](@ref)。

实质性议题识别流程
1 理解组织背景

分析组织运营环境、价值链和利益相关方,可借助行业标准[1](@ref)。

2 识别实际和潜在影响

评估组织活动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正面与负面影响[1](@ref)。

3 评估影响的重大性

考虑影响的规模、范围、不可逆性及利益相关方关注度[1](@ref)。

4 确定实质性议题

对最重大的影响进行排序,形成实质性议题清单[1](@ref)。

报告编制方法

按照GRI 101的介绍,使用GRI标准的方法分为"部分使用"和"整套使用"两种[1](@ref)。

部分使用

企业在编制报告时,仅针对特定议题参考相应的GRI标准进行披露。

重要提示:若企业仅"部分使用"GRI标准,不得声明报告完全按照GRI标准编制,而应明确说明引用了哪些具体标准[1](@ref)。
整套使用

企业全面、均衡地运用GRI标准,充分展示其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及相关影响[1](@ref)。

  • 必须披露所有符合GRI标准的内容
  • 无法披露的信息需说明原因(如不适用、信息缺失等)
  • 可声明报告符合GRI标准编制

实施步骤

1 理解标准体系

熟悉GRI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议题标准的基本框架和要求[1](@ref)。

2 确定实质性议题

参考GRI 3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和利益相关方反馈确定实质性议题[1](@ref)。

3 确认报告信息

根据实质性议题清单,确定需要披露的具体信息和数据[1](@ref)。

4 搭建报告框架

按照GRI标准的结构要求,组织报告内容和格式[1](@ref)。

5 准备声明和索引

编制GRI内容索引,说明报告符合的核心方案或全面方案[1](@ref)。

6 发布和更新

发布报告并每年更新实质性议题举证[1](@ref)。

GRI标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

截至2022年,在沪深300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GRI标准的参考比例达到了75.4%

GRI标准简体中文版于2017年11月正式发布,方便中国企业了解和使用该框架[1](@ref)。

实施建议
  • 首次编制报告的企业:在参考交易所指引的基础上,采用GRI标准编制
  • 已有报告经验的企业:将现有报告与GRI标准对比,发现不足并进行改善
  • 小型企业:运用GRI的实质性原则,平衡信息需求和报告成本[1](@ref)

GRI标准的价值与影响

对企业的价值
  • 提供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便于全球企业开展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
  • 方便同行基准测试,增强透明度和准确性
  • 满足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多方面期望
  • 要求企业报告正负影响,体现全面性
  • 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更新以适应报告披露需求[1](@ref)
对利益相关方的价值
  • 投资者:评估组织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战略,识别财务风险
  • 员工: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和工作环境
  • 客户:评估企业的可持续性和道德实践
  • 监管机构:制定基准和政策参考
  • 社区:了解企业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和贡献[2](@ref)
GRI标准与其他框架的比较优势

GRI标准与其他可持续发展披露框架(如SASB、CDP)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 原则与指标结合:既阐述报告应覆盖的角度和原则,又提供具体的指标披露方法
  • 全面性:要求披露与广泛利益相关者相关的实质性议题,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 灵活性: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规模大小、公私性质、所属行业或地点
  • 可比性:提供全球通用语言,使报告信息能够跨时期、跨组织比较[2](@ref)

资源下载与进一步学习

GRI标准文件
  • GRI通用标准(2021版)
  • GRI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煤炭、农业等)
  • GRI议题标准(经济、环境、社会系列)
  • GRI内容索引模板
  • GRI报告编制指南[1](@ref)
学习资源
  • GRI标准入门指南
  • 实质性议题识别工具
  • 行业特定实施案例
  • GRI报告范例(优秀企业案例)
  • GRI标准培训课程安排[1](@ref)
重要提示

GRI标准受Stichting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的版权保护,允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复制和分发标准以供参考和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但未经GRI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存储、翻译或转让标准文件及其摘录[2](@ref)。